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如何巧妙地利用游戏让孩子爱上学习

赖瑛琦 思维智汇 2021-12-23

提起游戏,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在童年期尽情游戏的场景。但长大后成了父母,看到孩子太贪玩,迷恋各种游戏或电子游戏,又会担心孩子在游戏中“玩物丧志”,影响其学习成绩。其实,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还能利用孩子乐于游戏的特点来促进孩子学习。



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践详细阐述儿童的学习品质,文中提到的工具和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开展教育和游戏活动,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内部家庭,只要开拓思维,积极创造游戏环境和材料,就能够随时随地为儿童开展有效的游戏互动,促进儿童的学习品质培养。

01什么是学习品质


1976年马顿和赛利欧在《论学习成果和过程的质量差异》一文中首次提出“学习品质”的概念,学习品质可以理解为学习倾向、与学习相关的技能。早期教育指南认为儿童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学习者,要求成人为儿童创造环境,对于儿童应从关注儿童学什么,到关注怎么学。


古人言:“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总说“学习,学习”,其实在确定学习内容、评估学习效果之前,应该先明确怎样开展学习,即学会如何研习。这就是培养学习品质要做的事情。


学习品质包括两个维度:情感动机维度和行动行为维度。情感动机维度是指对学习的热情,包含兴趣、快乐和学习动机三个要素;行动行为维度是指学习中投入的专注、坚持、灵活和自我调节四个要素。


学习品质具有自身内在价值,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愉悦愉快和深入参与的内在价值,对幼儿的意识流、心流体验发展以及专注于学习以致于忘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的状态才是一种好的学习状态?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是记忆学习还是创造学习,是合作学习还是独立学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根据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习品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技能和学业成就;对于儿童在社会和情感领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预防儿童取得不良成绩;是儿童良性发展循环圈的起点。


另外,一个人在未来社会的成就在其儿童时期就已初见端倪。儿童的好奇心有助于增加记忆力和理解力,儿童的兴趣可以持续预测学业成绩,儿童的动机可以在未来预测他在多个领域里的成绩,儿童的投入水平可以影响他未来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具有良好自我调节能力的儿童,更容易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在问题解决和完成任务品质上较为灵活的儿童更会根据需要改变策略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影响学习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儿童的个体特点、年龄特点、所处的外在环境,这里的外在环境一般指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政治政策这些方面。所以学习品质的培养,要因地制宜,也要因材施教。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教养者的哪些行为会降低儿童学习品质呢? 包括成人与儿童之间非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比如严厉、批评式的关系,让儿童产生抵触、抵抗不合作的情绪; 缺乏难度和没有意义的课程; 不支持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投入无法引起儿童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法; 草率或严厉的活动规则; 依靠外部奖赏提升儿童的成绩,当外部的奖励物被抽掉后,儿童无法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和动机; 不关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教育政策;不适宜的评估方案 。


2自主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游戏,作为一种跨文化和跨年龄的人类行为,是自由自主使个体获得愉快性体验的非功利性行为的总称。


东西方国家对游戏在儿童教育上的认知上是存在的差异的:


在西方国家,以福伦贝尔为先驱的著名教育家,认识到了儿童游戏的重要意义,由此形成了西方教育机构中注重儿童游戏的文化传统。


而在东方,尤其是我国,自古认为游戏与学习是对立的。古语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游戏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妨碍学习的存在而退出了学校教育的领域,也影响了今天中国幼儿园中游戏的地位。在今天,幼儿园重教育、轻游戏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应包含三个要素:外部行为特征、游戏性体验及外部情景特征。


外部行为特征:从表情方面,儿童游戏时一个从愤怒到放声大笑的连续体,愤怒哭厌烦无聊茫然发呆专注认真微笑嬉戏夸张变形放声大笑的连续体;从动作特征方面,有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的特点。儿童在游戏中会出现探索性行为、象征性行为和嬉戏行为。除此之外,儿童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也包括对游戏时的言语交际、对游戏材料或玩具的挑选等。


举个例子,刚学会爬行的孩子,可能经常会把床上玩具拿起来,爬到床边扔到地上,看着妈妈将玩具捡起递给他,然后再重复扔到地上由妈妈捡起、重复扔掉,直到儿童玩够了这个游戏。事实上,这个游戏正是儿童在重复性的探索中,学习物理知识。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儿童学习的知识分为三种类型:物理知识、逻辑数理知识和社会知识。儿童重复扔玩具的行为,其实是儿童在了解他把玩具做出“扔”这个动作与物体掉在地上发生空间位移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属于感知觉的一种联合活动。


游戏性体验:游戏作为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它能让儿童获得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和胜任感和成就感、幽默感和愉快感。


外部情景特征:儿童在游戏活动中需要有外部情境,需要有参与权和自由选择的可能。儿童是否能选择游戏活动的材料,以及自选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简而言之,当儿童对玩具材料的无可选择时,他们的无所事事率最高,交往频率也最低;随着儿童对玩具材料的可选择程度提高,他们的无所事事率下降,而人际交往频率也随之增加。


游戏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儿童对游戏的方式方法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才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游戏的多样化,灵活化,真正产生自主性和胜任感。这一点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蒙台梭利教育中有一种教具——粉红塔,如果要求儿童只能按照成人示范的方式来搭建房子,则用不能达到游戏目的,那就会减低儿童游戏的兴趣。


活动的难度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任务的难度与能力相匹配,是胜任感体验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幼儿的自由游戏,往往可以使他们自主选择任务和他们的能力处于自然匹配的状况,这也被称之为年龄适应性。如果跟儿童的年龄和能力不匹配的话,就会减少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儿童认为玩儿就是他的目的,游戏性体验产生于游戏活动之内,奖赏作为游戏外部的强化部分,会抑制幼儿对游戏本身的兴趣。一旦儿童知道奖赏存在,那这时候的活动的性质就不再是游戏了。


总之,真游戏与假游戏的区别就在于:真正有意义的好游戏,是孩子在游戏当中拥有选择权,游戏的方式和方法是由孩子自己决定,游戏的难度与孩子的年龄匹配,并且儿童不担心外部奖赏。


从200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的幼儿园开始探索把游戏的权利真正交还给孩子。由孩子们选择户外主题游戏区域,随意构想游戏情节,自由发挥环保玩具的功用,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游戏伙伴、方式、难度,真正实现了玩在学中、学在玩中。


在游戏中没有看到教师的指导和外部奖赏,教师的作用就是观察和支持儿童进行游戏。这种游戏模式,增强了儿童的合作性和创造力,并且激发了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坚持力去完成,对于儿童的学习品质的培养非常有利。2014年,这种被称为“安吉游戏”的教育范式荣获中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如果幼儿园一日流程过于固定,活动总是很快就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常常有孩子还没有完成一个作品,就被迫进行到了下一个环节了,那么孩子们不得不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经常被打断、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儿童就无法产生心流体验,无法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之中,就无从产生积极的学习品质,久而久之,儿童的专注力将得不到良性发展。


3游戏开启的正确方式


有利于学习品质培养的游戏课程模式在全世界有很多,比如美国的高宽课程、心智工具、方案教学和蒙台梭利等等。以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为例,这种教育模式很重视对儿童的兴趣感、专注力和坚持力的培养,儿童的学习是通过各种蒙台梭利教具开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并能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快乐。


从学习品质的视角来看,蒙台梭利教育的第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强调儿童自我校正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意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如果有机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能有目的的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就可以发展自己的内部纪律。


在学习中投入的专注力,是蒙台梭利课程的另一个关键目标。有这样一个故事,玛利娅•蒙台梭利曾经向将信将疑的参观者展示了儿童专注力的力量,当他们观察到一个孩子非常专注地操作一组圆柱体时,蒙台梭利悄悄地将这名孩子连椅子一起举起,并将它移动到教室的另一个区域,而这丝毫没有让孩子的注意力从自己选择的任务中转移。这种对学习的绝对专注非比寻常,它强调儿童的内在动机,强调儿童对学习的热爱、坚持、专注等投入,这些都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思想。


很多家长认为学习就是要尽早让孩子学习数学、写字,其实不然。过早的符号化学习可能会削弱儿童学习的乐趣,阻碍他们学习的发展。因为被动学习不是真正感兴趣的,所以不利于学习品质的培养,甚至还有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蒙台梭利数学教具能够通过实物,让儿童间接准备学习数概念。儿童最初并不理解数概念,当然也无法进行数字加减。蒙台梭利通过专用教具:棕色梯和粉红塔等,在生活情境当中利用日常生活的物品,能够让儿童来理解抽象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在蒙台梭利教育当中,还有很多能够帮助儿童以多种方式来保持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比如说加法板、减法板、乘法板和除法板等等,把这些教具能够使儿童对于数学事实的记忆,变得更加有趣,并且操作的次数多了,他自然就记住了,而非像我们小时候进行计算的时候,就是单纯的写数字作运算,然后死记硬背得出这个得数。这些有趣的教具,能够使儿童长期的专注于这些任务,有利于学习品质的培养。  

4通过游戏,让孩子爱上学习


发达国家的老师通常会去观察儿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课程,并在实施课程中进行观察,再调整课程。


很多发达国家的幼儿园,它是没有固定的课程的,教师是随着孩子的兴趣来产生的教学内容的,比如说有很多的幼儿园是按照按季节来安排主题活动的,或者是按照某个事物,或者某孩子某些孩子的兴趣来开展这些活动的。


在美国很多幼儿园是实行项目课程主题的。教师们常常会根据某一个或某一类物品,或者某一个主题来组织儿童开展学习。其中有一个班级,老师就利用儿童喜欢的石头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


之所以用石头作为学习主题,是因为教师发现孩子们喜欢捡石头,并视石头为珍宝,小心收藏起来。于是这位老师就根据孩子们的这个兴趣,开发了一系列石头课程,经过几位老师的共同讨论,列出了活动清单。老师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啊,设计了一些活动,包括探索石头、砸石头、在大自然当中找石头、谈论石头、画石头等活动。


考虑到砸石头是一个有一定危险系数的事情,老师用布把石头包起来,然后给孩子戴上护目镜再让他用锤子去砸石头。成功砸开石头后,孩子发出惊喜的欢呼和尖叫。在砸碎石头之后,老师还给学生们拿来一些水果,让他们切开,看看这个水果的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


此外,老师还会带小朋友进行了一个垒石塔的活动。把这个石塔堆叠起来之后,就发生了坍塌的情况,老师用提问的方法让儿童思考怎样才能堆得更高。当石塔垒高之后,老师让孩子们去数一数,一共搭了多少块石头。


之后,老师还会开展绘画课程,让孩子们去画石头。在画的时候,有的小朋友选择描绘石头的轮廓,有的选择了画石塔的侧面图。这种开放式的绘画的方式,让儿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绘画的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能力的孩子的绘画需求,这就是一种差异性和层次性的区别。


画完石头之后,小朋友要讲述一下自己绘画的作品。在孩子讲述的过程当中,他需要整理自己的语言、逻辑思维,儿童的沟通交际也得到了锻炼。


再接下来呢,老师又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探索石头。首先老师带他们来到小河边,让他们观察一下河岸上的石头,捡一些石头往河里扔,注意听大块儿的石头与小块儿的石头扔进河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用这样的方式来启发他们感知和体验大自然。


这样的课程活动模式里,老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然后根据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促进孩子们在科学、语言、社会、健康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发展。在这样的活动当中,能够让孩子加强合作,渴望参与,能够进行遐想和创造,从而培养儿童的一些学习品质。


5如何选择适宜儿童的游戏材料


其实我们在给儿童选择游戏材料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那些塑料的玩具,先选择那些开放性的材料。开放性的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改变形态的,需要儿童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已有经验的材料。好的游戏材料应该是天然的对儿童有吸引力的,能够促进他们感知发展能带来审美体验的游戏材料,例如石块、树枝、松塔之类的。


在游戏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认知类的游戏材料,比如说蒙台梭利教具中,通过数棒和石子的结合能够有利于儿童进行一个数和物的对应,有益于儿童的进行一个认知类的学习,还可以进行一些数学的运算的游戏,还有可以把钉子钉在木板上,然后用橡皮圈儿套在上面,帮助儿童用有趣的方式来学习字母。


最后,再为大家分享一个非常著名的教师干预儿童游戏的方法——意大利瑞吉欧的影子游戏。这是一个教师追随孩子的游戏,这种方法这就叫追随兴趣,也就是教师追随儿童的兴趣产生的。这是目前最好的游戏课程模式。


通过下方这些这照片,我们没有看到老师,但是我们通过这组照片可以分析出,老师是通过观察了解孩子对影子的兴趣,提供了一些支持。比如说,老师进行了一些提问,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游戏的材料、工具。


当孩子们在玩儿的时候发现了地上的影子,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摆脱这个影子。孩子们通过交谈合作,尝试了用覆盖的办法,比如用床单、用石子儿来覆盖,都没有让影子消失。


老师还给他们提供了纸张,让他们能从地上去画树叶的倒影,或者给孩子们提供纸面上有镂刻星星图案的纸张,让孩子们观察阳光从镂空纸上面照射下去,投射在地上会有什么样的影子。在此之后,老师让孩子们画影子,用绘画的方式来表征儿童的学习过程。


在课程模式当中孩子们需要经历非常复杂的思考,比如说“这个光是从什么地方射过来的?这个影子的长度有多长?方向在什么地方?”,才能表现出“我和我的影子的关系”。  

因此,在儿童的这个教育活动当中,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儿童能不能对一件事情持久的进行关注、持久地去探究它,取决于成人是否对他的支持,这也是孩子产生心流的一个过程。在这些玩儿的过程当中,他们除了学习科学、语言、社会、艺术、健康,这五大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在人际交往、社会性、合作性、好奇心、自信心和创造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这样的儿童会是一个热情的、坚持的、有想象力和反思能力的学习者。


当下的教育,如果我们让孩子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反反复复地做题、背书,不如培养他的学习品质,让它具有好奇心,愿意与别人合作,愿意持续地学习,让他们具备这种创新能力的话,那未来的世界就是属于这样的孩子的。所以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正确的对待孩子的“玩乐”,让他们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来源 |  心研资讯

编辑 |  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


干货 |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实行教育要以脑科学为基础

干货 | 你问的问题,决定孩子的思维高度

干货 | 学会认知心理特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至关重要的12年

干货|脑科学告诉你孩子注意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干货 | 3岁、7岁、10岁是孩子脑部发育的3个黄金期!家长这么管孩子最有出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